理解中国历史、数字世界与主权个人的枢纽

《樞紐:3000年的中国》是一部深刻反思和重新解释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作品。该书立足于多学科维度和多地域视角,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在古代的形成、中国革命对于中国现代转型的意义,以及中国作为世界樞紐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所具有的世界意义,给出了内在连贯统一的解释。

更值得肯定的是,《枢纽》一书的增订版与时俱进地增加了区块链、元宇宙和主权个人相关的讨论。这使得《枢纽》不仅是一部回溯历史的著作,更是一部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南,可以帮助读者先理解中国历史,再理解数字世界,最终理解主权个人。

一、《枢纽》一书的作者

作为一位享有盛誉的历史学家,施展拥有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学位,其学术造诣在学界广受赞誉。他不仅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硕果累累,而且在国际政治学和哲学方面也卓有建树,见解独到。施展目前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致力于西方思想史、文明史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施展的研究兴趣广泛,横跨历史、哲学、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除了《樞紐:3000年的中國》,施展还著有多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包括《溢出:中國制造未來史》《破繭:隔離、信任與未來》以及《邁斯特政治哲學研究:鮮血、大地與主權》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

在学术研究之外,施展也积极参与公共教育和普及知识的工作。他在知识平台得到APP开设的3门课程“中国史纲50讲”、“国际政治学40讲”及“中国製造报告20讲”,累计超过35万人次学习,这充分展现了他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的巨大贡献。

二、从历史观的纵深中理解中国

施展在书中提出,理解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是理解中国问题的一个根本前提,这构成了中华文明区与其他文明区的重要区别。换言之,中国作为一个古老且未中断文明所带来的历史记忆,以及其超大规模性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效应,是贯通所有这些问题的解释逻辑。

(一)从演化视角理解中国

在古代史的阐述中,施展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草原本位视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超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从而将中国史还原为一部系统的演化史。他克制了任何方向的价值偏好,用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一线索,连贯地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意义。

具体而言,需要把握如下基础性的逻辑:

1. 轴心文明与超大规模性:作者施展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轴心文明的载体,以及其超大规模性,是理解中国历史的两个根本特殊性。这两个特点使中国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具有持续的文明传承和庞大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2. 历史大循环:书中提出了3000年来中国历史的四轮大循环:封建社会、豪族社会、古代平民社会和现代平民社会。这四轮循环,清晰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的演变,以及文明的持续和变革。

3. 多元互动性:施展突破了传统的中原本位视角,强调了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之间的互动、依赖和塑造关系。他认为,这些互动关系超越了各个亚区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

4. 中国的国际定位:作者探讨了中国在全球治理秩序中的位置,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文明体,其内部的连续性和多元属性,构成了连接世界不同部分的枢纽性存在。这一点在当前的全球秩序中尤为重要。

5. 历史哲学的重构:本书不仅是历史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施展试图通过重写中国3000年的历史哲学,来寻找当代中国的国际定位及未来走向。书中的历史哲学帮助民族重新理解历史,重新赋予意义,重新构建秩序。

这些观点犹如一部历史的望远镜,构成了《枢纽》一书的核心框架,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新方法。作者通过这些观点,不仅解释了中国的过去,也为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提供了思考的基础。

(二)作为轴心文明的中国

实际上,中国作为轴心文明的概念源于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提出的“轴心时代”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世界各地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精神和哲学突破,这个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印度、希腊和巴勒斯坦等地区涌现出了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雅斯贝斯认为,这些地区的文化和思想在“互不知晓”的情况下达到了共同的高度,形成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基础。中国在这一时期的贡献尤为显著,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国的轴心文明不仅在哲学和道德思想上有深远的影响,也在政治和社会制度上形成了独特的模式。

中国的轴心文明特别强调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孔子的“仁”和“礼”的概念,以及老子的“道”的哲学,都是对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行为的深刻反思。这些思想家提出的观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金规则),至今仍是全球众多文化和宗教传统中的核心价值观。

(三)四次中国历史大循环

《枢纽》一书试图通过重写中国3000年的历史哲学,寻找当代中国的国际定位及未来走向。书中强调中国内部各区域的多元互动性,以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冲突和交融为主要内容,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主干,在吸收了中原史观、唐宋变革论、新清史、地缘政治理论、帝国理论、革命理论等多学科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构筑出一套视野宏阔、系统生动的史观。其中,作者所提出的中国历史的四轮历史大循环颇具新意,每一轮都标志着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的重大变革:

1. 封建社会:第一轮历史大循环始于周代,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以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秩序。封建社会的特点是尊尊亲亲贤贤的原则,以及基于尊尚血缘关系的政治结构。然而,这一时期终结于秦代,技术进步如铁器与牛耕的使用,以及竹简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2. 豪族社会:第二轮历史大循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持续到唐末。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特征是豪族的兴起,他们掌握了社会和经济的重要资源。最终,这一时期的结束标志是水稻复种技术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

3. 古代平民社会:第三轮历史大循环始于北宋,终结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特征是平民阶层的崛起和参与政治。然而,这一时期的结束标志是西方现代经济与知识的进入,这导致了传统资源的极致发展和普遍精神的自我瓦解。

4. 现代平民社会:第四轮历史大循环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发展至今仍在进行中。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新的经济要素的出现,这些要素不是出现在帝国内部,而是出现在帝国外部。这一轮大循环的起点是均衡点向自生秩序方向偏移,导致旧的均衡被打破,国家走向解体。之后的历史任务是将均衡点再向集权的方向回调,重建统一。

施展通过这四轮历史大循环的概念,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每一轮循环都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文明的发展。这一理论框架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过去,也为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二、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洞察未来

(一)理解数字世界与数字空间财产秩序

施展教授今年来对数字世界形成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深刻观点,他认为数字经济的天然特征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局限于单一国家。他指出,任何试图割裂数字经济与其全球运营特性的政策都是逆技术逻辑而行,历史上这类政策从未成功过。施展教授强调,我们现在仍然基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模式来想象和立法数字世界,但这往往是错位的,因为最初的想象模型就是错位的。

施展教授认为,数字空间的崛起将对人类的未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他认为没有任何技术的演化和扩展速度能比得上GPT这种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健全的人格,对数字空间的崛起做出整全性的回应,才能不役于物。施展教授的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他对数字世界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也为我们理解数字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全球性特征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其中,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是数字空间中的财产秩序。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网络空间成为社会组织和市场竞争的中心,传统的财产权制度正在发生变革。在这个新的秩序中,财产权的需求从控制单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扩展至整个网络空间。这意味着财产制度需要适应数字环境下的新型财产形态,如虚拟财产、数字资产等。

在数字空间财产秩序中,平台可以通过技术力量进行要素产权的“私人定制”,而不再需要高度模块化的财产权。这种财产权益的整体性方案需要以网络空间的整体财产权益作为客体,探索新型财产保护的整体性方案。这包括对服务器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法上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上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数字空间财产秩序是对传统财产权制度的扩展和更新,以适应数字时代财产形态的多样化和网络空间的重要性。可以预见,这一秩序的建立和完善,将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个人财产权的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二)《枢纽》一书如何看待块链和元宇宙

在《枢纽》一书中,施展教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区块链和元宇宙技术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展望。

首先,作者将区块链比喻为“部落城”,强调其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在重塑数字空间中的财产秩序,对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有着潜在的重塑作用。书中指出,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这可能会对传统的金融和商业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作者认为,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将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决定性影响,而这些价值观又是由历史和文化背景所塑造的。

其次,元宇宙则被视为一种全新的数字空间的崛起,它代表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书中提到,元宇宙、隐私计算等技术将为未来的社会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作者预测,元宇宙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将影响人们的交流、娱乐、教育和工作。

在书中,施展教授通过历史哲学的视角,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可能对中国乃至全球未来的影响。他认为,理解这些新技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于预测它们将如何塑造未来社会至关重要。

(三)对数字世界枢纽的畅想

施展教授对区块链和元宇宙的发展,还形成了如下进一步的洞见:

1. 数字经济与数据生产: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岗位将被大范围替代。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必须在数字世界中通过消费活动生产数据,使得消费等同于生产。这一点在元宇宙中尤为重要,因为元宇宙可能成为产生数据最多、最有差异化的场景。

2. 元宇宙的未来形态:真正的元宇宙——一个没有“上帝”的全分布式数字世界——可能要在二十年后才会出现。这是因为基于区块链的元宇宙对带宽和计算能力的要求极高,需要时间来实现这种技术上的跃升。

3. 能源秩序的变革:元宇宙的实现将对算力提出极高要求,这将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将成为支撑元宇宙的关键基础设施。他强调,没有新能源,元宇宙的世界是无法运转的。

4. 去中心化的重要性: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对于元宇宙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解决中心化平台可能带来的垄断问题,保障用户虚拟资产和身份的安全,实现元宇宙中的价值交换,并保障系统规则的透明执行。

三、从新势力的崛起中预测变局

《枢纽》一书还特别谈到了数字世界中的新势力:“主权个人”。主权个人是指具有自主能力的个体,他们在数字空间和经济空间中拥有独立的行动力和选择权。施展教授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主权个人在数字空间的崛起,传统的单一层级主权结构正在受到挑战,这可能会削弱单一国家的主权概念。

他提到,历史上的主权概念与今天不同,更多指的是一种自治的能力,而不是受其他力量决定的状态。在数字时代,新技术的出现,如区块链和元宇宙,表明单一层级主权秩序可能不再适用,甚至在事实上已经部分被颠覆。未来的数字空间将需要新的法理安排来适应这种变化。他预见到,非国家主体将推动新规范的出现,当国家的财政能力跟不上经济和数字空间的发展时,变化将开始落地。

另一方面,施展教授也提到了主权个人在数字空间财产秩序建立中可能面临的“死亡”。他用干细胞的比喻来说明,一旦干细胞分化成具体的细胞,它原来的无限可能性就会被限制在一个点上。这种“死亡”同时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新生。在这个意义上,主权个人的概念可能会经历类似的转变,从一种无限可能性的状态转变为承担具体功能的状态。

总之,无论你是否认可施展教授的某一具体观点,《枢纽》一书都是理解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扇窗户。特别是这本书集中反映了他对于个人在数字时代中角色和地位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未来社会结构变革的预见,值得关注、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