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为什么你的知识应当被公开分享

  • 《认知盈余》:为什么你的知识应当被公开分享

    發布人 Brave 2024-01-17 04:14

    V0.0.1草稿版。

    (一)

    《认知盈余》是美国互联网思想家克莱·舍基(Clay Shirky)的一本书,于2010年出版,中文版由胡泳教授翻译。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分享现象,将社会知识存储看作个人知识的集合体,是新媒体时代下关于传播创新的思考。

    书中提出了“认知盈余”这一概念,指的是社会上受过教育并拥有丰富知识背景的人,基于自由支配时间和强烈的分享欲望进行协同创造,从而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也就是说,认知盈余是指知识共享带给人类社会的红利。

    没有互联网,我们也会去学习,形成看法。但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个体有机会把闲暇时间用到知识分享上,而非仅将精力消耗在线下社交和被动的娱乐活动(如划手机)。

    (二)

    书中分析了认知盈余产生的基本条件、网络共享社区的搭建方法、共享文化和去中心化协作的机会和挑战等方面,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展示了互联网如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

    这本书对于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和创新有很大的启发,也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建议。

    其实,基地的输出模型和我的随手记实践,对应的就是Clay Shirky的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概念。

    (三)

    之前也写过多次,在我看来,专业人士要激发认知盈余,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一个关键变量就是匿名。

    原因是,专业人士虽然生产力和见识水平较高,但在现实中有相对知名的社会身份,这让在虚拟空间实名表达多了很多顾虑和困难。很多真话大实话,匿名讲无所谓,实名讲你试试。业余人士的优势则是没啥顾虑。

    也正因为此,非常鼓励大家去做输出。输出没那么难,现在这个网络生态,真正专业的人并不多。因为专业人士普遍都有顾虑,不敢上网发言。

    YouTube就是很好的输出平台。虽然现在各种裁员失业,但普通人如果确实有水平、有见识,也并非社会名流,没啥偶像包袱和身份上的负累,靠这个来赚钱养家困难不大。

    (四)

    读懂了《认知盈余》这本书,大概就能明白为啥我更喜欢电子书。学习离不开输入+输出。只要你愿意在读书的同时,同步输出,纸质书的效率必然就是被电子书吊打的。

    同时,虽然现在网络内容的质量远不如书籍,但随着高水平的输出者 & 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多+在线知识协同的成熟,网络阅读将是更重要的学习。

    WordPress编辑器名叫“古登堡编辑器”。意思很明确了:当今时代,一个WordPress站点就是一台古登堡印刷机。

    个体可以绕开任何中心化机构,自建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这就是一种数字花园的形式。

    以基地为例,每个基地读书会站点的专栏,都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本书。我还在微调代码,但体验已经不错了。

    (五)

    和基地的愿景相关,《认知盈余》一书中很打动我的内容书摘:

    1/ 我们面临的选择是:利用共享的认知盈余,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无形的大学——许多“无形学院”为创造更多公共价值和公民价值的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或许我们还可以创建“无形高中”,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大笑猫”而不是开源软件,写出同人小说而非在医学研究领域有所改进。“无形高中”已经很普遍,我们通过参与获得个人或是公用价值的方式已经被大众认可。加里·神谷曾提出,现今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已经非常便利,我们可以随时使用互联网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来阅读、观看或收听。
    2/ 然而,要创造出真正的公共价值或公民价值需要的不仅是发表一些有趣的图片。公共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需要其核心参与团队的承诺和辛勤努力,还要求这些团体进行自我治理并致力于接受那些防止他们受到无关及娱乐元素干扰的限制措施,专注于处理复杂的任务。创建一个“无形学院”意味着掌握一门创造群体的艺术:致力于在现有的外在市场和管理结构下独立协同工作,以便创造出全球规模的分享机会。
    3/ 完成这一工作的过程并不容易,也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我们作为人类,无可救药地既想满足个人的需求,又想实现集体的效率,全心全意致力于为社会或公众服务的团体很难长久维持。群体需要营造出一种奖励努力工作的员工的文化。而我们需要这样的群体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价值,而不仅是我们想要的价值。认识到应如何来创建和维护这样的群体,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Brave 回复 9 months ago 1 成員 · 0 回复
  • 0 回复

歡迎留言回复交流。

Log in to reply.

讨论開始
00 回复 2018 年 6 月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