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主义】《爱比克泰德论说集》文摘:导论
这一系列文章计划以评注的方式,帮助大家阅读罗马时代的斯多葛主义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50年—约135年)著名的论说集。斯多葛主义起源于古希腊,创始人为季蒂昂的芝诺(Zeno of Citium,约前334年—约前262),该学派因芝诺讲学所位于的斯多葛柱廊而得名。关于后世的很多人物都是斯多葛主义者,Brave已经谈过很多,便不再赘述了。
一般对斯多葛哲学的印象都与伦理学有关,关注其对美德的追求,但其最重要的伦理学背后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即体现为自然神学的物理学和讨论理性和表象关系的逻辑学,三者互为内涵,而这种内涵关系在古希腊时期体现地更加紧密。大体上讲,其自然神学考察的是神创造的自然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人可以通过研究自然来更好地理解这一自然中的普遍规律,从而按照理性和自然规律来生活,使自己与普遍规律相一致;逻辑学则考察理性本身,考察我们如何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理性如何区别于一般的表象与感觉。二者在伦理学这里得到统一,即斯多葛主义的原则,人必须依照本性,即普遍规律而生活,这一生活又由理性得以保证,因而符合本性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这就是最高的善和目的。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斯多葛主义的伦理实践处于一对矛盾之中,即属于自然的必然性的领域和属于精神的自由的领域,而伦理实践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斯多葛主义伦理的一个核心命题便是自由和命运这两个表面上截然对立的原则是如何协调的,换言之,一方面是承认,命运的力量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的,另一方面坚持认为决断存在于我们的意见与决定之中的。关于这一点,古希腊的斯多葛主义哲学家克律西波斯(Chrysippus,前280年—前207年,据说因看到一头驴在吃无花果大笑而死)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
“就好像,如果你顺着陡峭的斜坡丢下一块圆柱型的石头,你就制造了这块石头下落的原因和本原。但是不久后这块石头滚落时,不是因为是你让它这样做的,而是因为滚动有其自身的特征与形式;秩序、理性与命运的不可避免性也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着其自身的种类与原因的诸原则,我们的意见与思想的冲动、自身的意志以及灵魂的本性,都在控制着我们自身的行动。”
——转引自《阿提卡之夜》,第七卷第二章
因为使我们下落的原因在我们之外,所以对此我们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随着陡坡向下滚动。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身以什么样的形状向下滚,这是受我们的理性,即我们的认识和行动所规定的。
从这一点上亦可见,斯多葛主义是一种典型的古典主义,从根本上区别于现代主义的传统。现代主义否认自我意识和社会的普遍规律之间的断裂,强调公共理性,强调理念可以从自身的规定性出发形成普遍的规律。这在启蒙知识分子们的身上已经很清晰地显现出来,并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的那句著名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并不是只有马克思主义试图改变世界,而是启蒙以来的知识分子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这么做着,包括二十世纪的批判型知识分子,还有那些真正参与政府、制定法律的知识分子,如马克思·韦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顺带一提,在今天这个传统也衰落了)。而很明显,这样的理论旨趣是与斯多葛主义截然相反的。斯多葛主义实践的核心是个人实践,它追求的美德不是集体性的,而是在个人的语境中的,强调个人的自持的、独立于对象而享受着的意识的自由,还有随之而来的幸福。这也是为何,一方面,斯多葛主义并不受到现代哲学家的欢迎,另一方面它也经久不衰。按照维科人类历史规律的理论,在推崇理性与共和的人的时代末期,文明衰落从而回到黑暗时代,那么,在这个历史的过渡阶段,斯多葛主义是十分切合时代精神的。正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的那样,罗马帝国为斯多葛主义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因为当“世界的实在性趋向于丧失的时候,实在的精神、生活就消失在抽象的普遍性里;那已经破坏了真实的普遍性的意识必然会退回到它的个体性,在它的思想里力图保持它自身。”
爱比克泰德便是这一阶段的斯多葛主义的代表人物,后人所整理的《论说集》也是了解其思想的重要途径。关于他的生平和大致思想,我直接引用维基百科的说法:“他出生于弗里吉亚州希拉波利斯(今土耳其西部)的奴隶家庭,在被放逐之前一直住在罗马,后来他前往希腊西北部的尼科波利斯,在那里度过了余生。他的教义被他的学生阿里安写下来并发表在他的《论说集》和《道德手册》中。爱比克泰德教导说,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对爱比克泰德来说,所有外部事件都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他认为我们应该冷静、冷静地接受发生的任何事情。然而,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可以通过严格的自律来检查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古罗马皇帝哈德良对爱比克泰德很尊敬,另一位斯多葛哲学家、罗马皇帝奥勒留也是他的忠实信徒,称其可与苏格拉底并驾齐驱。
据译者王文华先生所撰写的译序所述,爱比克泰德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手册》早在16世纪就由著名传教士利玛窦传入中国,译名为《二十五言》。冯应京撰序言一篇,后有徐光启作跋文一篇。据传冯氏阅读此书后,对其大加赞赏,认为比佛经《四十二章经》远为高明,故以《二十五言》为名,与《四十二章经》相对。而《论说集》大概于11、12世纪编纂,比起《道德手册》更为系统和透彻。《论说集》共四卷,涵盖了爱比克泰德思想的所有核心议题:权能、本性、神意、自由、专注等等。
本次选取的版本是王文华先生所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的版本。之后我会截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或者段落加以评述,剔除掉一些学术上考据的部分,尽力还原文本比较平实的讲学的风格。
回复